新闻动态
- 发布日期:2025-08-07 00:46 点击次数:105
一、为什么B2B企业需要一套“会思考”的内容营销系统?
做B2B营销的人,大概都遇到过这些尴尬:
花了3个月做的白皮书,发出去后不知道谁看了、看了多久;销售手里攒了一堆客户电话,却不清楚对方真正关心什么;市场部投了10个渠道,月底算账时说不清哪个带来了真客户……
不是营销人不够努力,而是传统工具像“零散的零件”:官网是官网、活动工具是活动工具、客户数据存在Excel里,信息彼此割裂。就像用手机导航时,地图、路况、加油站信息各查一个APP,效率低不说,还容易走错路。
MarketUP脉优客想解决的,正是这个“协同难题”。它不是单一工具,而是一套“组装好的导航系统”——从客户第一次点进官网,到最终签单,全程记录、智能分析、自动推进,让营销从“凭感觉”变成“靠数据”。
二、MarketUP到底能帮企业做什么?用场景告诉你答案
(一)让“获客”不再是“大海捞针”:从“广撒网”到“精准钓”
痛点:投了公众号、行业论坛、百度广告,钱花了不少,来的客户却五花八门——有的是同行套资料,有的需求和产品完全不匹配。
MarketUP的解法:
它就像给每个渠道装了“追踪器”(专业叫UTM参数),客户从哪个链接进来、看了哪些页面、下载了什么资料,都记在系统里。比如,你发了一篇“制造业数字化转型”的文章,系统会告诉你:从行业论坛来的客户,80%都看完了全文并下载了案例;而从朋友圈来的客户,大多只看了开头就走了。
这样一来,你就知道该把预算倾斜给论坛,而不是盲目加推朋友圈。某工业软件企业用这套方法,3个月内无效线索减少了40%,获客成本直接降了25%。
(二)给客户“画好像”:让销售见面就知道“说什么”
痛点:销售拿到的客户信息只有一个手机号,打电话时只能问“您对我们产品感兴趣吗?”客户大概率会挂电话。
MarketUP的解法:
它会给客户自动“贴标签”。比如:
客户在官网看了3次“价格页”,系统贴“关注预算”;
下载了“中小企业解决方案”,贴“企业规模:中小”;
参加了线上demo直播,贴“高意向”。
等销售跟进时,系统已经生成了一份“客户画像”:这家公司是做什么的、关心什么问题、可能的采购时间……销售一上来就能说“您之前看的中小企业方案,我们最近刚好有个客户案例,和您情况类似”,沟通效率直接翻倍。
康明斯(全球知名发动机企业)用了这套系统后,销售首次沟通成功率从30%提到了58%——因为销售知道客户“疼在哪”了。
(三)让客户“自己跑过来”:自动化培育,把“冷线索”捂热
痛点:很多客户不是一来就想买,可能只是“看看行情”。如果没人管,过阵子就忘了你;但人工跟进又太费时间,市场部根本忙不过来。
MarketUP的解法:
它像一个“不知疲倦的助理”,会根据客户状态自动发消息。比如:
某生命科学企业用这套“自动化培育”,把线索从“初步接触”到“愿意聊方案”的周期,从2个月缩到了28天,市场部不用再天天催销售“这个客户记得跟进”。
(四)办活动不再“只赚吆喝”:从签到到复盘,数据全打通
痛点:办了一场线下展会,来了500人,最后只收到20份有效表单。到底是签到环节太麻烦,还是互动环节没吸引力?说不清楚。
MarketUP的解法:
它把活动变成“可追踪的流程”:
会前:用带参数的邀请函,知道客户是从员工转发来的,还是合作伙伴推荐的;
会中:扫码签到、打卡抽奖,数据实时同步,谁来了、参与了哪些互动,一目了然;
会后:自动给参会者发“资料包”,没参会的发“直播回放”,并统计谁打开了、谁没打开。
百格活动(MarketUP旗下的活动工具)和系统联动后,某制造业展会的线索转化率从8%提到了22%——因为他们发现“现场抽奖环节”带来的客户,后续跟进意愿最高,于是加大了这部分投入。
(五)让“市场和销售”不再吵架:数据说话,目标一致
痛点:市场部说“我们带来了1000条线索”,销售说“都是没用的”;销售抱怨“客户资料不全”,市场部说“你们自己没及时更新”。
MarketUP的解法:
它建了一个“共享数据池”:
市场部能看到每条线索的后续跟进情况(销售有没有联系、客户反馈如何),知道自己的线索质量;
销售能看到客户在市场部那边的“历史记录”(比如半年前参加过什么活动),不用从头问起;
甚至员工离职了,客户数据也能留在系统里,新接手的人立刻能上手。
佩信集团(企业管理咨询公司)用了这套协同机制后,跨部门矛盾减少了60%,团队目标从“各算各的账”变成“一起冲业绩”。
三、为什么是MarketUP?这三个特点让它不一样
(一)“全链路”打通,不做“信息孤岛”
普通工具可能只解决“获客”或“活动”一个环节,而MarketUP从客户第一次接触(比如点进官网),到最终签单,全程记录。就像用一根线把散落的珠子串起来,你能清楚看到“客户从哪来、走了哪条路、在哪停了脚”。
(二)“低代码”操作,市场部自己就能玩转
不用麻烦IT部门:官网页面拖拽几下就能改,活动海报模板换个logo就能用,数据看板想加什么指标自己选。某50人规模的科技公司,市场部一个人就用它搞定了3场线上活动,从搭建页面到统计数据,全程没找过技术。
(三)“懂B2B”的细节,不是“通用模板”
B2B客户决策周期长、涉及人多,MarketUP专门设计了“多角色标签”(比如标注谁是技术负责人、谁是采购决策人)、“长周期培育计划”(支持按6个月、1年的节奏推送内容)。这些细节,是通用营销工具很难覆盖的。
四、你可能会问的问题
Q:我们公司规模小,能用得起吗?
A:完全可以。MarketUP支持“按需付费”,小企业可以先开通基础功能(比如官网+线索管理),每月成本可控;而且操作简单,不用额外招人,市场部1-2个人就能上手。
Q:数据存在系统里,安全吗?
A:这点可以放心。它通过了ISO27001信息安全认证,数据加密存储,还能设置权限(比如销售只能看自己的客户),避免信息泄露。
Q:和我们现在用的CRM能打通吗?
A:大部分主流CRM(比如Salesforce、纷享销客)都能对接,数据可以双向同步,不用手动导来导去。如果是自建的CRM,技术团队也能提供API接口支持。
六、最后想说:营销的本质是“懂客户”,MarketUP帮你做到
其实,好的营销工具不该是“冷冰冰的系统”,而应该是“懂业务的伙伴”。它帮你记住客户的每一个小细节,提醒你该在什么时候说什么话,让你从“猜客户想什么”变成“知道客户要什么”。
如果你也受够了“线索零散、效率低下、部门扯皮”的日子,不妨试试MarketUP——它可能不会让营销变得“毫不费力”,但一定会让你每一分投入都看得清回报,每一步努力都离结果更近。
毕竟,在数字化时代,能精准抓住客户的,才是最后的赢家。